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15的文章

奏鳴曲曲式(Sonata form)-來自伯恩斯坦的指揮+ 演溝

圖片
這是美國作曲家、音樂家、指揮、鋼琴家: 雷納德·伯恩斯坦(Leonard Bernstein ;1918-1990年) 曾經和樂團所錄製的節目《給青少年的音樂會》,為美國青少年推廣古典音樂,這些重要資源到現在仍然受用無窮。 芬仔把有關伯恩斯坦解說的奏鳴曲曲式(Sonata Form)集結在這播放清單裡: Young People's Concerts What is Sonata Form? (Part 1 of 4):以莫札特的第41號交響曲 K. 551 為例,解說奏鳴曲式在交響曲第一樂章中的樂曲形式( Musical shape of the piece)。   Young People's Concerts What is Sonata Form? (Part 2 of 4):簡單解說Sonata的分段及進行順序  (以莫札特的"小星星"和當代流行音樂為例 ) A-B-A ,A段是"呈示部" (Exposition ),B段是"發展部" (Development ),再回到開始的A段"再現部" (Recapitulation);其中B段與A段做對比、轉調...,三個樂段始終保持平衡。     Young People's Concerts What is Sonata Form? (Part 3 of 4):在B段發展部, 主調轉為關係小調(以莫札特C大調鋼琴奏鳴曲 K. 545為例),之後回到再現部A段的主調。第二首 是用20世紀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 Prokofiev 的"古典交響曲"(Classical Symphony)為例,來解釋樂曲中呈示部裡頭的第一主題進行到第二主題時,調性由主調轉為屬調。   Young People's Concerts What is Sonata Form? (Part 4 of 4):最後伯恩斯坦指揮莫札特第41號交響曲 K.551第一樂章做為奏鳴曲式的總結。    伯恩斯坦用很簡單明確的定義來解說奏鳴曲曲式,信手拈來一首曲子就能道出它的義意和功能,真不愧是大師呢!

20150402 芬仔練琴感想隨筆

圖片
能看到全球音樂教育界的教授老師們上傳雲端分享教學經驗,真的很棒 ! 老師們有各自的教育中心思想,而且不吝嗇的分享豐富的教學成果。芬仔每次觀賞影片之後總是會有一些想法想去試試看,我想教學就是在面對同樣的知識、技巧中如何不斷的創造和實驗。 一直講求快速的社會,連學鋼琴的腳步好像也跟著變快了,想要很快的能彈到一首高超技巧又飛快速度的曲子,於是跳過好多步驟,省略好多自認為覺得不重要的東西(例如:每日彈音階,分手練曲子,好好的對節拍器,用很慢的速練習,作樂句,研究裝飾奏……),也因為如此所以學的不夠扎實。 芬仔曾經也迷失在能夠快速的學成一首曲子的幻想中,試圖用快速的方法完成一首曲子,當下真的很有成就感,可是短暫的成就感很快的就崩盤了! 變成了彈琴機器,沒有內在的想法,視奏能力變弱,..而且很沒耐性,那時候的我真的很不快樂。 經過多年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磨鍊,思考自己在練琴的錯誤和心態,決定改變!因為自己有這樣的歷程,所以希望學生們能夠快樂的學習,一步一步地打好基礎。身為一位實踐者,期盼自己的教學中心思想能和學習一樣,無限延伸擴大。 練琴,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提醒自己是否有做到: 每日彈音階和琶音,分手練曲子,好好的對節拍器,用很慢的速練習,作樂句和研究裝飾奏,好好的唱慢版樂章……。 做到了!那就試著飛翔吧!(與芬仔一樣努力學習的老師,學生以及朋友們共勉。)